摘要
【背景】对于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污染,绝大多数研究集中在细菌、病毒及原虫和蠕虫。由于真菌中包含多种潜在致病菌,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目的】研究城市供水系统中真菌数量、群落组成变化及可能存在的潜在致病真菌。【方法】利用MEA和RB两种培养基,对供水系统中的原水和两个水厂净水工艺过程及不同供水模式用户龙头水样进行培养法计数统计。提取上述样本总DNA,并应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ITS1区高通量测序。【结果】从15个样本中共获得有效序列579 470条,1 260个OTU,包含8个门26个纲67个目228个属的真菌。门水平上子囊菌门真菌为供水系统优势真菌,属水平上不同样本存在差异,但曲霉属和枝顶孢属真菌在所有样本中均存在;培养法和高通量测序结果共同显示,活性炭过滤出水真菌数量和物种丰富度均较前一工艺有所上升;氯化消毒对真菌数量、物种多样性及物种组成影响显著;经过供水管网输配和二次供水设施后,用户龙头水样本真菌数量和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出厂水。【结论】供水系统中的优势真菌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该门真菌可穿透净水工艺过程的多级屏障;水厂净水工艺能有效去除水中可培养真菌,生物活性炭过滤工艺能够影响真菌数目及物种多样性;供水管网及二次供水设施是末端饮用水中真菌污染的重要来源;供水系统中存在潜在致病真菌。
-
单位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