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自体纳米脂肪混合颗粒脂肪移植治疗儿童轻度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emifacial microsomia,HFM)面部软组织发育不良的疗效。方法 2016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Pruzansky-KabanⅠ型HFM患儿24例。其中采用自体纳米脂肪混合颗粒脂肪(1∶1)移植12例(研究组),自体颗粒脂肪移植12例(对照组)。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以及患侧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儿面部分为Ⅰ区(颏点-下颌角-口角)、Ⅱ区(下颌角-耳垂-鼻翼外侧脚基点-口角)、Ⅲ区(耳垂-鼻翼外侧脚基点-内眦-耳轮脚),术前基于颌面部CT扫描+三维重建数据采用Mimics软件计算3区健、患侧软组织容积差,以此确定自体脂肪抽取量及注射量。术前1 d及术后1年测量健、患侧下颌角至口角距离(下颌角-口角)、下颌角至外眦距离(下颌角-外眦)、耳垂至鼻翼外侧缘距离(耳垂-鼻翼外侧缘)以及Ⅰ、Ⅱ、Ⅲ区软组织容积,计算上述指标健、患侧差值,作为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术后1年患儿家长、手术医师及手术组护士三方,根据患儿手术前后正位照片评价手术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分别注射脂肪(28.61±8.59)、(29.33±8.08)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4,P=0.840)。注射后仅对照组1例皮下有少许脂肪钙化硬结。两组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均为1年~1年6个月,研究组平均1年4个月,对照组平均1年3个月。术后1年,两组患儿健、患侧不对称均改善,研究组患儿家长、手术医师及手术组护士三方满意度均为100%(12/12),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100%(12/12)、83%(10/12)、92%(11/12)。术后两组下颌角-口角、下颌角-外眦、耳垂-鼻翼外侧缘以及Ⅰ、Ⅱ、Ⅲ区软组织容积的健、患侧差值均小于术前(P<0.05)。两组间术前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各指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纳米脂肪混合颗粒脂肪移植及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均能改善儿童轻度HFM面部软组织发育不良,但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 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