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础教育设施均衡发展不仅关乎教育质量,关乎家长和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乎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基于宏观历程回顾和微观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了社会经济转型期基础教育设施撤并的绩效及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撤点并校"集中体现了当前基础教育设施供给中的"国退民进"趋势,表现在政府教育投资比重递减、公立学校规模萎缩,而市场承接了更多的基础教育设施供给,个人(学生及其家长)的就学费用及辅助成本剧增;"撤点并校"在实现教育创强行政目标的同时,弱化了政府基础教育设施投资责任、增加了就学辅助成本、产生了新的教育不公平并导致教育资源大规模流失;"撤点并校"产生的矛盾源于政府对基础教育资源调整决策的垄断,是教育创强行政目标导向、义务教育投资结构调整及对教育发展政策偏向理解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