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经高氯酸钠(NaClO4)处理后的脱细胞气管基质材料的免疫原性及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取2月龄新西兰兔胫骨骨髓,采用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BMSCs。取10只6月龄成年新西兰兔气管,修剪至每段1.5 cm,随机分为对照组(A1组,n=5),仅剥离气管外表面疏松结缔组织;实验组(B1组,n=5)采用改良NaClO4浸泡法脱细胞处理。MTT法检测两组支架浸提液的细胞毒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支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类抗原表达。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4代BMSCs接种至两组支架,制备细胞-支架复合物,培养48 h时行Giemsa染色,倒置显微镜观察材料周围的细胞活性;7、14 d扫描电镜观察支架上的细胞状态。取10只6月龄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对照组(A2组,n=5)和实验组(B2组,n=5),分别于颈背部皮下皮囊埋植已制备的新鲜气管和脱细胞气管。术后行大体观察,并于术后5、10、15、20、25、30 d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Ig M和Ig G含量的动态变化,术后30 d行HE染色观察。结果 MTT检测示,B1组浸提液的细胞增殖情况与A1组或纯培养基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示,B1组支架经脱细胞处理后可显著降低基质材料的抗原性。细胞-支架复合物培养48 h Giemsa染色示,两组材料周围的细胞贴壁生长良好。培养7、14 d扫描电镜观察示,细胞在A1组气管材料外壁上贴附良好,呈扁平的圆形、椭圆形,细胞排列紧密,成簇分布;细胞在B1组气管材料外壁上呈单片状生长,形态与A1组相似,生长趋势较好。同种异体动物体内实验显示,B2组材料的排斥反应显著低于A2组;术后各时间点A2组的Ig M和Ig G含量均显著高于B2组(P<0.05);HE染色示,B2组未见炎性细胞深层渗透或破坏气管结构,未见钙化、排斥等不良反应。结论经NaClO4化学脱细胞处理后,兔气管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其免疫原性降低,适合作为构建组织工程气管的支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