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盘羊与巴什拜羊杂交二代尾部特征分化规律

作者:李道全; 曹行; 黄艳; 吕士鹏; 王琼; 刘武军*
来源:草食家畜, 2021, (05): 25-31.
DOI:10.16863/j.cnki.1003-6377.2021.05.004

摘要

为了研究野生盘羊与巴什拜羊杂交二代尾部的分化规律,本试验对该群体199只75日龄羔羊进行体重(X1)、体高(X2)、体长(X3)、胸围(X4)、胸深(X5)、胸宽(X6)、管围(X7)、脂臀宽(X8)、脂臀厚(X9)、脂臀长(X10)10个指标的测定,采用K-mean聚类分析依据上述表型数据对群体进行分类,运用单因素方差法比较不同尾型小群体的体尺之间的显著性差异,运用聚类分析探索不同组的体尺之间的内在关系,运用逐步回归方法脂臀宽、脂臀长进行回归方程的建立,结果表明:按尾巴的大小可以分为小尾、中尾、大尾三个组。小尾组的脂臀宽显著小于中尾组(P<0.05),极显著小于大尾组(P<0.01);小尾组的脂臀长极显著小于中尾组(P<0.01),显著小于大尾组(P<0.05);三个组的体重、体高、胸围等体尺指标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三个组的体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相互关系,影响中尾组的主要体尺因素是胸围,影响大尾组的主要体尺因素是胸宽。影响小尾、中尾、大尾组的脂臀长、脂臀宽的体尺因素不同,建立了回归方程,小尾组:f(X8,X10)=(-0.22X1+0.22X4+0.24X6+0.53X10,20.18+0.19X2-0.24X3–0.15X4–0.17X6+0.37X8+0.18X9),中尾组:f (X8,X10)=(0.31X1+0.96X9,0.29X1-0.25X5+0.52X9),大尾组:f(X8,X10)=(-0.35X1-0.65X3+0.97X9, 0.59X6)。综上,三个组羔羊的体尺形态、尾部特征出现了较大的分化。为野生盘羊杂交二代的脂尾形态变异进行科学的遗传评价,为绵羊群体尾部遗传分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分析方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