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人民群众作为纳税人的意识逐渐觉醒,他们更加关注的是财政支出用到了哪些领域?运用的效果是否合理?更加关注政府财政预算、财政支出的方向和使用效率,对财政预算的知情权要求越来越强烈,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我国政府必须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绩效的改革。我国公办中小学,随着国家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也迎来了教育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时期。为了全面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步伐、为了保证我国基础教育投入实现持续提质增效的结果、为了进一步稳定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获得感,我国加强了对基础教育投资预算支出的管理。因此,我国基础教育推行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就要达到让老百姓:看得见、能评价、能计量的效果。本文主要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分析方法,对某基建管理中心的项目支出数据等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调研,全面揭示了该基础教育工程预算管理和财政支出绩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困境,如:绩效目标预算金额设置有待完善(应实际测量与市场询价相结合,尽量科学按照具体工程量上报预算)、基建、修缮项目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如:各方的负责人都能够尽职尽责,按进度完成工程量,保证工程款项可以按照预期的合同执行)、财政预算制度还应该更加完善、资源配置还缺乏合理性(如:财政对一些好学校的资源投入过多,对于一般的学校没有更好的改善,导致学校资源配置不合理)、绩效评价环节的具体实施和应用还应该进一步改进。最后结合工作实际和该区的实际状况有效提升财政预算工程款项的建议,旨在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