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截肢伤员10年生活经历及对灾后重建和康复的启示

作者:黄馨月; 田亚林; 林秀霞; 艾余; 和娇吉; 李斯俭*
来源: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1, 39(05): 533-585.
DOI: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1.05.011

摘要

目的探讨2008年汶川地震截肢伤员返回社区10年间经历的问题、困难和障碍体验,为制订长期康复护理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22名参与者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用质性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对汶川地震截肢伤员10年生活经历的探索提炼出4个核心主题:(1)幻肢残端痛:千方百计难逾越;(2)使用假肢:蹒跚学步显尴尬;(3)面对社会:局限与艰辛;(4)面向未来:要重新站起来。结论汶川地震下肢截肢伤员在适应环境变化时的整体康复需求值得关注。护士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定社区康复护理计划,以利其重新适应、融入家庭和社区生活;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主动地为伤员提供多种资源,协调、沟通,推动伤员做好独立生活及就业计划,使他们享有尊严和平等的机会。

  • 单位
    四川大学;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福建省立医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