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分析

作者:古扎力努尔·尼扎木丁; 尼力帕尔·阿力木; 阿依恒·曲库尔汗
来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4, 28(01): 38-40.
DOI:10.13201/j.issn.1001-1781.2014.01.013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1例BPPV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不同类型的BPPV作比较。结果:BPPV以女性多见,5060岁为发病高峰段,潜伏期为(1.60±1.19)s,46例(21.8%)无明显潜伏期;眩晕发作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0s,持续时间<60s者177例(83.8%),超过60s者34例(16.2%);后半规管受累189例(89.6%),水平半规管受累21例(10%),后半规管加水平半规管受累1例(0.4%)。后半规管BPPV、水平半规管BPPV潜伏期分别为(1.89±1.33)s、(0.92±1.0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族患者发病明显多于其他民族;而在性别构成、病程、眩晕持续时间上均无明显差异。结论:BPPV以后半规管受累常见,与水平半规管相比,后半规管BPPV潜伏期更长。

  • 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