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宝墩文化"于4500~3700年前在成都平原西南部和中部先后建造了8座古城址,采用的两面堆土的筑城技术,城址的形状大小,一大数小的群体布局等,都与长江中游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相同,共同构成了中国史前古城址群的三大类型之一。宝墩古城址群时代略晚,筑城技术与设计更加规范,推测该文化可能主要来自于长江中游,其动因或许与中国古史中"迁三苗于三危"的事件有关。处于成都平原北部的"三星堆一期文化",距今4800~4000年前,主要来源于距今5000~4800年前从西北山区下来的"桂圆桥文化";他们没有掌握建城技术,主要聚居于河流沿岸,与"宝墩文化"曾共存于成都平原南北两地,文化面貌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他们各自有一个数百万平方米的"中心聚落",在年代、地域、聚落形态、文化因素、来源去向等方面有诸多差异。他们可能是两个不同的文化,其主人或许分别是蜀史传说中的"蚕丛氏蜀王"与"柏灌氏蜀王"。

  • 单位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