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是由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其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紫辛鼻鼽颗粒是基于中日友好医院国医大师晁恩祥的60年临床经验精心研发的药物,即将进行Ⅲ期多中心临床试验,然而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晰,因此该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紫辛鼻鼽颗粒治疗AR的作用机制。首先,研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获取紫辛鼻鼽颗粒的化学成分及靶点,借助GeneCards及OMIM数据库收集AR靶点,取2个靶点集交集获得紫辛鼻鼽颗粒治疗AR的交集靶点,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其次,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中获得交集靶点互作关系,并在Cytoscape中构建紫辛鼻鼽颗粒治疗AR的蛋白互作网络,基于拓扑分析获得关键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关键靶点-信号通路-生物过程”网络,探讨紫辛鼻鼽颗粒治疗AR的作用机制。最终选取关键靶点与紫辛鼻鼽颗粒关键成分进行分子对接以验证两者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紫辛鼻鼽颗粒治疗AR的“中药-成分-靶点”网络中共包含151个成分与97个靶点。对紫辛鼻鼽颗粒治疗AR的蛋白互作网络分别进行拓扑、GO、KEGG富集分析,获得20个关键靶点、488条生物学过程、147条信号通路。对关键靶点、信号通路、生命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紫辛鼻鼽颗粒主要通过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发挥疗效。以AKT1、TNF为研究载体,对紫辛鼻鼽颗粒关键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紫辛鼻鼽颗粒关键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该研究初步探讨了紫辛鼻鼽颗粒治疗AR的作用机制,并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