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2010—2018年南宁市兴宁区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探讨影响疫情暴发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2018年南宁市兴宁区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特征,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疫情控制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南宁市兴宁区2010—2018年共报告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6起,报告病例1 262例,罹患率为8.05%。事件以流感、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为主(73.08%),以学校主动报告发现为主(46.16%),3—5月和9—12月是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病高峰,小学和幼儿园是主要发病场所(80.77%);首例病例发病到接到报告时间中位数为9.00d,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22.50d;乡镇学校学生罹患率高于市区学生罹患率(χ2=103.327,P=0.000),幼儿园儿童(9.66%)罹患率高于小学(8.79%)和中学(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31,P=0.000);疾病潜伏期(rp=0.899,P=0.015)、疫情报告及时性(t=5.008,P=0.000)、总病例数(t=5.736,P=0.000)、接到报告时发现的病例数(t=-4.253,P=0.000)对疫情控制效果有影响。结论流行性感冒、水痘和手足口病是兴宁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好发病种,提高疫情报告及时性,及早采取措施是控制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