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一种国家记忆,1864年英国女王文书局出版的《国事日志》中收录的文献显示,在中英两国尚未有直接接触的16世纪,英国主要通过间接素材从地理、人文和商贸三个维度勾勒中国形象,带有典型的国家理性和自我中心的特征,与这一时期英国对海上权力的谋求、对国家制度的设计和对贸易逻辑的认知紧密联系。这种产生于特定历史时空,由间接信息和自我想象构成的中国形象的认知仍然以文字、观念、博物馆藏等形式影响着今天英国公众的中国形象认知。我国可尝试以这些深植于英国国家历史和社会认知中的记忆符号为线索,唤醒跨越时空的共同记忆,为形塑生动、丰盈的当代中国形象提供文化、意识、情感等方面的支撑。

  • 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