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童心

作者:罗玉萍
来源: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 2023, (07): 76.

摘要

<正>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没有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就要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那么,如何实现这样的效果?笔者认为,教学语言必须贴近“童心”,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增强学习的兴趣。教师语调要“甜”。教师对儿童说话,有“甜”味才能适应儿童,才能像母亲一样捕获孩子的心,枯燥的说教是无法让孩子们产生深刻体会的。比如,教师说:“同学们,请坐好,你们的父母送你们来学校读书,你们就要认真学习,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