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针对性抗生素防治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血流感染的疗效

作者:张毅; 钟自彪; 叶啟发; 叶少军; 陈根; 彭贵主; 王彦峰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37(04): 615-619.
DOI:10.14188/j.1671-8852.2016.04.024

摘要

目的:探讨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DCD)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血流感染(BSI)的相关危险因素、病原菌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将前期63例CDCD肝移植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术后早期并发BSI的相关危险因素、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情况;将后期54例CDCD肝移植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前期的药敏结果,患者术前2h、术中及术后即应用针对性抗生素治疗,观察术后早期BSI发生率及病原菌的变化。结果:对照组BSI的发生率为46.03%(29/63);在可能导致CDCD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BSI感染的危险因素中,患者术前血清胆红素水平≥100μmol/L的风险是<100μmol/L的3.927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9例BSI感染血培养标本中,血培养为G+菌13例(44.83%),血培养为G-菌10例(34.48%),G+菌、G-菌混合感染6例(20.69%);29份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36株病原菌,其中G+菌18株(62.07%),G-菌18株(62.07%)。观察组BSI发生率为22.22%,较对照组46.03%显著下降(P<0.05);然而,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G-菌导致的BSI发生率较G+菌增多,且以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主。结论:BSI为CDCD肝移植术后早期严重的并发症,术后近期应常规行血培养监测,以早期发现BSI并及时治疗;对CDCD肝移植术后早期可能并发BSI的高危患者,联合应用针对性的强效抗生素可显著降低BSI的发生率,但可导致CDCD肝移植术后早期BSI感染细菌株谱的变化。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