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黄土丘陵沟壑区低氮胁迫对苦荞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确定低氮胁迫对耐氮性有差异的苦荞品种在生育期内植株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土壤养分消耗的动态特征,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农田氮肥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丰一号’(HF,不耐低氮)和‘迪庆苦荞’(DQ,耐低氮)为研究对象,设置0 kg/hm2(N0,无氮处理)、80 kg/hm2(N1,低氮处理)、160 kg/hm2(N2,常氮处理)3个施氮水平,采集不同生育期内苦荞地上部分的植株和地下根际土样,测定了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及土壤的含水量、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结果】(1)品种、氮处理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苦荞植株产生极显著的影响(P<0.01)。N1处理下,幼苗期DQ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分别比HF高9.7%、10.5%、17.7%;开花期DQ的株高、茎粗分别比HF高9.5%、7.4%;而成熟期DQ的茎粗、叶面积分别比HF高5.4%、36.2%。(2)品种、氮处理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土壤养分产生了极显著的影响(P<0.01)。生育期结束后,两个品种的土壤养分指标均比播种期的低,但DQ的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及全氮、全钾在N1处理下分别比HF高98.8%、11.6%、44.7%、11.6%、80.41%、4.2%。【结论】耐低氮品种的苦荞有更大的叶面积和茎粗,可以缓冲降雨对地面的直接侵蚀并且抗风防止植株倒伏,有更好的水保作用和绿肥效益;植株收获后,耐低氮苦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更高,可以减少下一季肥料用量,更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