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肺叶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2021年在北部战区总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肺叶和肺段切除术的直径≤2 cm且病理证实为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1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4例、女107例,平均年龄(57.50±10.60)岁。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肺段切除术组85例和肺叶切除术组9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基础疾病、病理类型、肿瘤直径、手术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总体并发症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肺叶切除术组相比,肺段切除术组术中失血量[(33.88±16.26)mL vs.(39.27±19.48)mL,P=0.046]、淋巴结清扫组数[(4.76±1.19)组vs.(5.52±1.46)组,P=0.000]、淋巴结清扫个数[(14.81±7.23)枚vs.(18.06±7.70)枚,P=0.004]、术后72 h引流量[(561.65±225.31)mL vs.(649.84±324.34)mL,P=0.037]较少,胸腔引流时间[(5.49±3.92)d vs.(7.60±4.96)d,P=0.002]和术后住院时间[(7.47±4.16)d vs.(9.67±5.50)d,P=0.003]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中转开胸、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最长随访时间48个月,随访率100.0%。肺段切除术组和肺叶切除术组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7.7%和9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5)。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肺叶和肺段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的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安全、可行,3年无复发生存率相似,但肺叶切除术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更多,而肺段切除术组在术中失血量、术后72 h胸腔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肺叶切除术组。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