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运用升降散治疗儿科疾病经验

作者:叶龙*; 王其莉
来源:中国乡村医药, 2021, 28(22): 29-30.
DOI:10.19542/j.cnki.1006-5180.005720

摘要

<正>升降散最早可溯源于明代医学家龚廷贤所著的《万病回春》,名为"内府仙方",用于治疗蛤蟆瘟、肿项、大头病;后由清代著名温病大家杨粟山调整用法用量后,更名为升降散,用于瘟疫病的治疗,载于《伤寒瘟疫条辨》[1],主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被奉为"瘟疫十五方之首方"。全方由蝉蜕、僵蚕、姜黄、大黄4味药组成,原方另以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共奏"升清降浊,宣散郁火"之功[1]。盛丽先教授为浙江省名中医,儿科临床经验丰富,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用升降散治疗儿科诸多疾病,疗效显著,

  • 单位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浙江省中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