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中切牙行显微根尖手术后的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周明扬; 王利民; 任艳云; 赵阿莉; 缪绘; 李莹; 程淦云; 王卫国*
来源:江苏医药, 2022, 48(01): 19-2.
DOI:10.19460/j.cnki.0253-3685.2022.01.005

摘要

目的分析上颌中切牙行显微根尖手术后的生物力学。方法基于显微CT的三维图像数据建立正常上颌中切牙及其牙周支持组织的三维实体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显微根尖手术建立不同根切长度(3、4、5、6、7、8 mm)上颌中切牙及其支持组织显微根尖手术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垂直加载、斜向加载、水平加载方式下牙齿、牙周膜和皮质骨的等效应力以及牙齿位移的分布和峰值。结果在三种加载方式下,随着根切长度的增加,牙周膜和皮质骨等效应力峰值及牙齿的位移峰值均增加,而牙齿等效应力的变化较小。在同一根切长度下,水平加载时的牙齿、牙周膜和皮质骨等效应力峰值最大,牙齿位移峰值也最大;而垂直加载时牙齿、牙周膜和皮质骨等效应力峰值最小,牙齿位移峰值也最小。结论行上颌中切牙显微根尖手术应将患者原始的咬合力方向纳入考虑因素,并在术后避免水平方向的力,以降低牙齿及牙周支持组织的等效应力;对于上颌中切牙显微根尖手术较推荐的根切长度为3~6 mm。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