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财会制度的建设与发展,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的管理与核算日趋成熟。无形资产理论研究和实践可大致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第二阶段,《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修订;第三阶段,《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三个阶段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对高校无形资产的定义、初始入账价值的确定、无形资产摊销、处置披露等,均有了逐渐明确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但对于无形资产核算的范畴、报表披露的口径、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等后续的管理等有待进一步的细化与明确。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不少具体操作细节尚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