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根据语言接触类型决定语言接触结果的理论,认为周人"窜于戎狄"期间其语言跟戎狄语言发生了深刻的特殊地缘性接触,入主中原时其语言面貌是"倒话"型混合语,在形态句法方面受到戎狄语言的深刻影响。上古汉语中的一些虚词和句法现象就反映了周人语言的这种实际情况,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句末小品词"也""矣"的出现。本文认为"也"来自汉语早期的系词"隹(惟)","矣"来自汉语早期的完成体助词"有",是因为周人语言受到古羌人语言的OV型语言语序影响而使得它们的句法分布位置发生了改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