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检测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美蓉; 黄品同; 迟庆胜; 孔凡雷; 张毅
来源: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1, 20(6): 528-532.
DOI:10.3760/cma.j.issn.1004-4477.2011.06.022

摘要

目的 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生物力学参数的价值.方法 45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选择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35只制成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别对其行常规超声检查及VVI脱机分析,测量右肾动脉分支1 cm以下处腹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或斑块厚度,记录此处收缩期最大切向速度(Vmax)、应变(Smax)及应变率(SRmax).最后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根据病理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10只)、病理性内膜增厚组(B组,9只)、厚帽纤维粥样斑块组(C组,15只)及薄帽纤维粥样斑块组(D组,11只).C、D组间斑块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大于A、B组IMT(P<0.05).各组间Vmax、Smax、SR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max>0.37%检测易损斑块的灵敏度为 84.4%,特异度为 91.7%.结论 VVI技术有望成为临床早期发现易损斑块的可靠方法.

  • 单位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