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晚清学术通人沈曾植有贯通多领域之深厚学养,所作碑帖题跋、札记颇多独到的书法见解,或在前人雷同之处而发前人所未发,或在前人未生疑处而发新论,力矫前人之失。如历代书家皆鄙薄工整书写,称为"算子书",沈氏从更广视野认为不可一概而论;包世臣力倡"中画丰满"之说,后世学者亦风从,沈氏力证其并非古法;包世臣传扬"始艮终乾"之说,其本人并未参透,沈氏从古人书论作出更为通达的解释,又从运笔实际出发认为"不解无碍";沈氏着眼书法中用指与用腕之历史与实际,指出"笔势"与"指腕之用"在古代与后世实际具有相反的因果关系;杨凝式《韭花帖》历来极得高评,被奉为得"《兰亭》法",沈氏直指其"纯然董法",去王羲之笔法已远。沈氏评书论道皆秉持朴学态度,力破皮相之论,其研究方法对当代书法研究实具有启发价值。

  • 单位
    山东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