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对BALB/c裸小鼠诱发性狼疮的干预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雌性裸小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激素组和雷公藤多苷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单次腹腔注射Pristane(0.5 mL/鼠)建立BALB/c裸小鼠诱发性狼疮模型。成模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激素组给予1%醋酸泼尼松灌胃,雷公藤多苷组给予1%雷公藤多苷灌胃,均1mL/只,1次/d,连续4周。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蛋白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狼疮特异性自身抗体(Sm)蛋白表达水平及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脾脏T细胞亚群分类和B细胞计数,采用SP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腹腔内脂肪肉芽肿结节组织匀浆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G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Sm蛋白表达水平和IgG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激素组和雷公藤多苷组GR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Sm蛋白表达水平和IgG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裸小鼠脾脏组织中CD4+、CD8+百分率和B细胞总数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激素组和雷公藤多苷组CD4+、CD8+百分率和B细胞总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和激素组VEGF、VEGFR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雷公藤多苷组VEGF、VEGFR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激素组(P均<0.05)。结论雷公藤多苷通过提高GR蛋白表达水平,抑制T、B细胞功能调控免疫反应及减少血管新生而发挥对红斑狼疮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