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后脑血管痉挛的评估价值及其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98例aSAH的临床资料。入院后14 d内每天应用血清白蛋白钴结合(ACB)试剂盒检测血清IMA水平,ACB值越低表示IMA水平越高;同时,使用经颅多普勒监测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评估脑血管痉挛(CVS),其中120~140 cm/s为轻度,141~200 cm/s为中度,>200 cm/s为重度。结果发病14 d内,Vm先增高(P<0.05),后降低(P<0.05),7~10 d达峰值;ACB值先降低(P<0.05),后增高(P<0.05),7~10 d最低。随改良Fisher分级增高,CVS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ACB值明显降低(P<0.05)。发病6个月,预后不良(GOS评分1~3分)69例,预后良好(GOS评分4~5分)129例;预后不良组ACB值[(42.76±5.63)U/ml]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61.18±5.91)U/ml;P<0.01]。结论血清IMA水平能反映aSAH后脑缺血情况,与CV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CVS的评估有重要价值;并且血清IMA可辅助判断预后。

  • 单位
    南充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