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植物功能性状的群落功能多样性是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因素。研究群落水平植物功能性状及其功能多样性随氮素添加浓度的变化规律,对认识不同氮素添加浓度下植物群落的构建以及指导退化草地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云雾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施肥梯度的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植物功能性状(株高、叶氮含量、比叶面积)和3种功能多样性指标(功能丰富度、功能均匀度、功能离散度)随施肥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群落地上生物量随氮素添加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主成分分析表明,叶片氮含量、植株最大高度和比叶面积可作为氮素添加后的指示性状;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最大植株高度的群落加权性状值(群落中每个物种的功能性状值与其相对多度相乘后的总和)持续增加,比叶面积的群落加权性状值变化较小,叶片氮含量群落加权性状值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随氮素添加浓度的增加呈现为降低趋势;而功能多样性保持相对稳定,不同氮素水平间差异不显著。由物种功能性状决定的物种多样性丧失过程可能比群落功能多样性更能直接地反映出氮素添加后群落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对宁夏以及黄土高原同类地区的植被恢复重建的物种选择及植被布局规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