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杜诗凡一千四百余首,异文即有一千多处。本文选取杜诗流传中聚讼纷纭而又未有定论的两处异文,即"天棘蔓(一作‘弄’,又作‘梦’)青丝"和"宁辞捣衣(一作‘熨’)倦",使用语用训诂的方法,首先从语用习惯和语用环境等方面,对"蔓""、梦"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前者当为"蔓青丝"而非"梦青丝";又从用词习惯、格律习惯及语用环境等方面,结合主体情感的表达、时空环境的展现以及感官的触发等角度,指出"捣衣""、捣熨"的明显不同,得出杜甫此诗当为"捣衣倦"而非"捣熨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