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庆阳香包又叫做荷包,庆阳民间称其为“耍活子”,作为庆阳当地端午节古老的民俗产品,寄托了当地人民一种驱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一直以来备受当地人民的青睐。但如今它的发展却存在着许多问题,致使庆阳香包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价值为庆阳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自2006年5月20日,庆阳香包绣制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庆阳香包的发展与保护被提上议程。文章基于庆阳香包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策略,以期让庆阳香包更好地造福当地人民。

  • 单位
    贵州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