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分密度对四川云顶山柏木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作者:鱼舜尧; 向琳; 喻静; 陈聪琳; 苏天成; 王姚瑶; 张瀚文; 李婧; 郝建锋*
来源: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2, 28(06): 1594-1600.
DOI:10.19675/j.cnki.1006-687x.2021.06023

摘要

为构建荒山生态保护屏障,川中丘陵区于20世纪80年代末大量营造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人工林,近年来柏木人工林面临生物多样性降低和土壤侵蚀等问题.为研究不同林分密度对云顶山柏木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抗冲性的影响,采用典型样地法,调查该地5种不同林分密度(1 100、950、800、650、500株/hm2),分析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抗冲性及根系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区共记录植物176种,隶属69科128属,草本层物种数大于灌木层.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林分密度降低,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物种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在密度650株/hm2出现峰值;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H′随林分密度降低均呈先增后减再增再减的双峰型变化趋势,在密度650株/hm2和950株/hm2出现峰值.土壤抗冲性随林分密度减小,呈先增后减单峰型变化趋势,在密度650株/hm2达峰值.物种丰富度指数D与土壤抗冲性正相关关系明显.本研究表明650株/hm2相对更利于该地柏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稳定和土壤的抗冲性能.(图4表3参28)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