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I型糖尿病小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11月期间取6~8周龄C57BL/6小鼠60只,其中正常小鼠20只,腹腔注射链脲霉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40只。实验所用C57BL/6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20只)、糖尿病组(20只)和糖尿病白芦藜醇治疗组(20只)。于糖尿病小鼠建模后5个月检测各组小鼠24 h蛋白尿、血液尿素氮(BUN)及血肌酐(Cr)等肾功能相关指标。评估各组小鼠肾脏肥大指数(肾重/体重)水平。利用试剂盒法检测各组小鼠肾脏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取各组小鼠肾脏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采用TUNEL凋亡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肾脏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及Real time-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肾脏皮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核因子κB(NF-κB)等关键因子表达水平。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各组小鼠肾脏组织VEGF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白藜芦醇治疗组小鼠24 h尿蛋白、尿素氮(BUN)、血肌酐(Cr)和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水平较糖尿病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白藜芦醇治疗组小鼠肾脏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糖尿病组小鼠明显升高;HE病理染色显示白芦藜醇治疗组小鼠肾脏损害较糖尿病组小鼠减轻;TUNEL凋亡染色显示糖尿病白芦藜醇治疗组肾脏细胞凋亡水平较糖尿病组明显减轻;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显示,糖尿病白藜芦醇治疗组VEGF与NF-κB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糖尿病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糖尿病白藜芦醇治疗组VEGF荧光强度较糖尿病组明显降低。结论白藜芦醇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小鼠肾脏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肾脏组织细胞凋亡、抗VEGF表达及抗炎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