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尤其是姚江流域,是我国东部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河姆渡文化的发源地,该地区全新世的环境演变备受关注。我们在姚江谷地获得了9处钻孔,通过三维地层分析与微体古生物分析的手段揭示姚江谷地自然环境变迁对河姆渡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晚更新世末期,谷地内部未经受海侵,木本植被以栎、松、枫杨、胡桃为主,草本植被较为常见的是禾本科和香蒲。全新世早期,海平面快速上升,在9240-8900 cal yr BP期间从东向西进入姚江谷地,并于7900 cal yr BP到达最大海泛面,并保持相对稳定。此时木本植被仍以栎、松、枫杨。枫香为主,且栎和松的含量增多,草本植被迅速减少。该时期钩鞭藻含量为全孔最大,并伴随一定数量的有孔虫,可能反映因海平面上升导致谷地内形成河口湾环境。7600 cal yr BP之后,谷地内开始沉积海退,逐渐成陆。草本孢粉中,以藜科和莎草的增加最为显著,三缝孢含量也有小幅增加。同时,沟鞭藻和有孔虫迅速减少,推测为高潮滩-潮上带的环境。7000-6600 cal yr BP以来,沟鞭藻仅为零星出现,有孔虫并未检出,暗示海水对姚江谷地的影响逐渐消失。孢粉中淡水草本、藻类的含量迅速增加,可能反映淡水环境逐渐形成,同时炭屑与禾本科的含量大幅增加,反映了河姆渡文化时期强烈的人类活动和稻作农业。地层和孢粉的证据表明,海平面波动可能与河姆渡文化的消亡没有直接联系,而地表的径流作用以及水体扩张可能是其重要原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