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浦北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360例产妇,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20例,剖宫产分娩)和研究组(240例,阴道分娩),测定两组盆底肌电图,并对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盆底收缩力等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PFD发生率为4.6%,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盆底肌活力值、峰值、速度、功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持续收缩值及快速收缩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分娩方式的早期PFD发生率较高,阴道分娩时要注意产程变化,做好盆底保护措施,以免损伤盆底组织,从而降低PFD发生率,提高产妇生存质量。

  • 单位
    浦北县妇幼保健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