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查阅文献,总结道家和医家对“夹脊”位置的认知差异。医家认为夹脊的主要形式为“夹脊穴”;道家则以“夹脊关”呈现,聚焦关键部位。医家重点讨论距离脊柱的旁开尺寸,重点落在“夹”;道家则以“夹脊骨”和“夹脊三关”表达对人体后背中轴线的强调,重点落在“脊”。医家基于针刺等治疗目的,关注点最终走向体表;道家则通过内证将夹脊描绘为深入体内的、立体的结构空间。道家和医家对“夹脊”位置的认知差异,体现了二者对人体认知维度和方式的差异,为中医“夹脊”的文献考证提供了“外史”参照。
-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