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7年6月—2019年3月,以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地点,首次应用红外相机技术综合关注野生狍Capreolus pygargus的集群模式和时空活动规律。结果发现,狍表现出5种集群模式,以单雄和单雌模式为主;各种集群模式的出现频次呈显著的季节差异(χ2=10.867,df=3,P=0.012)、温度区段差异(χ2=12.141,df=4,P=0.016)和海拔区段差异(χ2=13.286,df=3,P=0.004);狍的日活动曲线整体呈双峰型,活动高峰期集中在05∶00—07∶00和18∶00—20∶00;日活动节律不存在显著季节差异;狍全年相对活动强度的高峰出现在温度为11~20℃、海拔为501~700 m时;狍在不同季节的相对活动强度之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49.535,df=3,P <0.000 1),其中秋季显著高于其他3季。综上所述,季节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野生狍的集群模式和时空活动规律。本研究为野生狍的生态保护及相关自然保护地的综合管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