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索不同地理种群的小黄鱼(Larimichthyspolyactis)形态分化,本研究以南黄海和东海中南部生殖与非生殖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主成分分析、差异系数判定等分析方法,对小黄鱼种群31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南黄海种群和东海中南部种群的表型性状存在广泛的变异,生殖期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7.77%和6.48%,非生殖期变异系数为8.65%和7.62%,南黄海种群变异强度高于东海中南部种群,变异系数差异主要为横轴测量性状。生殖期和非生殖期分别有15个和16个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7个性状在两个时期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这些性状差异又能在种群内部保持相对稳定。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生殖期4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48%,PC2和PC3得分在检测种群差别时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因子负荷较高的性状主要是头部、背鳍、臀鳍和腹部;非生殖期4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46.61%, PC1和PC2得分在检测种群差别时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因子负荷较高的性状主要是头部、体高、背鳍/腹鳍与臀鳍长度。两个地理种群在头部和躯干部位的性状产生了分化,与南黄海群相比,东海中南部群头部较高,背鳍和臀鳍较长,而头部上缘和腹部较短。这种形态变异可能与洄游生活史策略诱导的表型性状特化有关,研究结果支持迁移行为和复杂生境提高了环境适应性这一结论,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物种的生态学特征和进化趋势。
-
单位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