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甲苷对angiotensin Ⅱ诱发的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张诗雨; 孙阳; 张静; 李世杰; 崔琳; 谢世阳; 高原; 邢作英; 王幼平*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2022, 47(21): 5900-5907.
DOI:10.19540/j.cnki.cjcmm.20220725.701

摘要

该实验拟明确黄芪甲苷对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Ⅱ)所诱发的血管内皮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以及在该过程中钙离子(Ca2+)/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protein kinase B(Akt)/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信号通路的作用。通过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培养模型,利用ELISA、cell-based ELISA,Western blot及单核细胞黏附实验等方法,明确黄芪甲苷对AngⅡ所诱发的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实验结果显示,黄芪甲苷明显增加HUVECs产生和释放NO,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并伴有eNOS蛋白的磷酸化(P<0.05),黄芪甲苷所诱发的上述变化被特异性的一氧化氮合酶阻断剂NG-monomethyl-L-arginine(L-NMMA)、PI3K/Akt信号通路阻断剂LY294002或钙离子螯合剂ethylene glycol tetraacetic acid(EGTA)所阻断(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ngⅡ明显增加HUVECs产生和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黏附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以及单核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的数量,并同时伴有磷酸化的核转录因子-κB抑制性因子α含量的增加及核转录因子-κB活性的升高(P<0.05)。针对AngⅡ所诱发的炎症反应,黄芪甲苷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而黄芪甲苷所诱发的抑制作用为L-NMMA、LY294002或EGTA所阻断(P<0.05)。因此,该实验结果表明黄芪甲苷通过激活Ca2+/PI3K/Akt/eNOS/NO信号通路抑制AngⅡ所诱发的血管内皮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