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乙肝治疗性疫苗IFN-γ-preS1表位分析及卡介苗重组穿梭质粒pMV261构建

作者:何月月; 于明凯; 朱玥洁; 麦尔哈巴·艾斯卡尔; 周玥; 张峰波; 鲁晓擘; 丁剑冰*
来源: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6(02): 145-152.

摘要

目的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预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的前S1(preS1)蛋白和重组IFN-γ-preS1蛋白的T、B细胞优势表位,构建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érin, BCG)重组pMV261穿梭质粒。方法 NCBI数据库中获取γ干扰素(Interferon γ,IFN-γ)和preS1的氨基酸序列,应用I-TASSER构建三级结构并对重组蛋白进行免疫模拟。利用SnapGene软件将重组IFN-γ-preS1蛋白全长基因插入大肠埃希菌-BCG穿梭质粒pMV261中,构建BCG重组pMV261。结果 preS1蛋白与重组IFN-γ-preS1蛋白分别由118和299个氨基酸组成。IFN-γ蛋白与特异性抗原preS1蛋白进行融合后,preS1蛋白的亲水性、稳定性均未发生改变,其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亦能正常表达。preS1蛋白经重组后,其B细胞抗原表位由preS1蛋白的4~18位、25~40位和41~59位氨基酸分别变为重组IFN-γ-preS1蛋白的185~199位、207~221和222~242位氨基酸,其余未发生改变;其Th细胞抗原表位、细胞毒性T(CTL)细胞抗原表位与重组IFN-γ-preS1蛋白的Th细胞抗原表位、CTL细胞抗原表位相比,仅位置改变,其余未发生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模拟结果显示,重组IFN-γ-preS1蛋白大小为897 bp,空载质粒大小为4 488 bp,构建的BCG重组pMV261穿梭质粒大小为5 359 bp。免疫模拟结果表明,该重组疫苗可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结论 BCG重组pMV261穿梭质粒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BCG治疗性疫苗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