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调查青少年父母的近视防治相关知识及防治行为, 指导青少年近视防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 将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门诊携带子女进行视力诊治的青少年父母作为调查对象,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调查青少年父母的一般资料;采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门诊高年资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设计的《青少年父母近视预防认知调查表》《父母对青少年近视预防行为调查表》, 分别调查青少年父母对近视防治相关知识及防治行为。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向664名青少年父母开展调查, 有效问卷648份;其中男292人(45.06%), 女356人(54.94%);年龄<30岁69人(10.65%), 年龄30~40岁439人(67.75%), 年龄>40岁140人(21.60%);初中及以下66人(10.19%), 高中及中专351人(54.17%), 大专及以上231人(35.65%)。根据父母所生育子女中是否存在近视, 将青少年父母分为近视青少年父母组与视力正常青少年父母组。近视青少年父母组在"夜间阅读光线强度应≥200 Lux""写字距离、胸部离桌距离、书本离眼距离应分别保持3.3 cm、6.0~7.0 cm、33.0 cm""即使采用台灯照明应从优势手的对侧射入光线""视觉训练可延缓近视屈光度的增加""佩戴过度矫正的近视眼镜可加重近视进展""屈光手术是屈光度稳定, 年龄≥18岁视力矫正的有效方式, 但应保持合理预期""每天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1~2 h有助于预防近视"条目的知晓率低于视力正常青少年父母组[分别为69.21%(281/406)比76.86%(186/242)、55.17%(224/406)比71.07%(172/242)、74.88%(304/406)比85.95%(208/242)、77.09%(313/406)比84.30%(204/242)、79.80%(324/406)比89.26%(216/242)、74.14%(301/406)比81.82%(198/242)、88.18%(358/406)比93.80%(227/242)],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05、16.133、11.212、4.879、9.756、4.614、5.465, 均P<0.05)。近视青少年父母在"定期督促或携带子女至眼科机构检查视力""经常督促子女保持良好的睡眠""经常督促子女户外活动""经常监督子女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共同生活期间控制青少年屏幕观看时间""经常向青少年探讨或分享近视危害、预防的相关话题""与良好的视力比较, 更坚持优异的学习成绩, 并付诸行动"等条目表达的预防行为与视力正常青少年父母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问卷调查的青少年父母对近视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不乐观, 视力正常青少年的父母在近视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与近视防治行为优于近视青少年父母。
-
单位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