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心房利钠肽(ANP)、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水平动态变化与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新生儿肺动脉压力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72例PPHN患儿, 根据PPHN诊疗常规中相关标准将患儿分为A组(轻度)32例、B组(中度)26例、C组(重度)14例;另选取同期7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患儿肺动脉平均压(PASP)、血浆ANP、vWF、ET-1水平, 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 A组、B组、C组ANP、ET-1、vWF水平随着PASP升高递增, 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 A组、B组ANP、ET-1、vW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ANP、ET-1、vWF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显著, 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 治疗前与治疗后A组、B组、C组患儿PASP水平与ANP、ET-1、vWF水平均为正相关(均P<0.05)。结论 ANP、vWF、ET-1水平变化在PPHN患儿治疗前、后为动态变化, 其动态变化程度可反映肺动脉压力程度, 对患儿采用动态监测可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
单位巨野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