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从民族出现以来,人类文化便可以做出"民族文化"和"普同文化"两种划分。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普同文化的产生更多是从民族文化转易而来。民族文化与普同文化的关系似乎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实际却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当前中国的民族文化呈现了繁荣、变异和衰退三种状态。其中繁荣、变异是主流,是方向,而衰退则是支流。中华文化相对国内各民族的文化是一种普同文化,相对于人类共有的普同文化又是一种民族文化。所以中国的民族文化向普同文化的转易需经两个层次:一是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为中华文化,二是中华文化作为一个整体转易为世界的共享文化。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与人类文化的普同化或共性文化的增多同步而行的,但普同化或共性的增长绝不是对民族化或个性化的取代。差异是绝对的,共性是相对的,所以我们反对文化同化。我们同样反对民族同化,因为当前人类文化的特殊性还是依附在不同的民族群体之中的。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