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01—2023-01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其中轻度狭窄54例,中度狭窄42例,重度狭窄24例,对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并按2∶1比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0名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分析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根据研究组患者预后状况进行分组(预后良好组78例,预后不良组42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并通过ROC曲线分析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各组PSV、IMT、ED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9.135、31.515、104.601,P<0.05),且重度狭窄组PSV<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对照组,重度狭窄组IMT、EDV>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SV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748,P<0.05),IMT、EDV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392、0.569,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狭窄程度(中度/重度)、发病至入院时间(12~24 h)、斑块稳定性(混合斑块/不稳定斑块)、NIHSS评分、IMT、EDV为预后的危险因素,规律使用降压药物、PSV为预后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SV、IMT、EDV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44、0.844、0.835。颈动脉超声参数联合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AUC为0.926,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3%、89.7%。结论 年龄≥70岁、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狭窄程度(中度/重度)、发病至入院时间(12~24 h)、斑块稳定性(混合斑块/不稳定斑块)、NIHSS评分、IMT、EDV为预后的危险因素。规律使用降压药物、PSV为预后保护因素,且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有效指标,且联合预测的准确性更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