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住院患者的抗凝治疗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315例,依据CHA2DS2-VASc和HAS-BLED评分对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进行评估,比较不同危险分层的抗凝治疗情况。结果:纳入非瓣膜性房颤患者315例,年龄(73. 76±10. 95)岁。入选病人CHA2DS2-VASc评分(3. 51±1. 66)分,卒中高危组271例(86. 0%),卒中中危组30例(9. 5%)。HAS-BLED评分(2. 25±1. 01)分,高出血风险组134例(42. 5%),低出血风险组181例(57. 5%)。卒中高危住院病人的抗凝治疗率为41. 7%,其中华法林使用率41. 6%,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使用率58. 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冠心病、射频消融术后对抗栓治疗方案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目前NVAF住院患者的抗凝治疗与指南推荐有一定的差距,需严格按危险分层加强抗凝药物使用。
-
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