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野生大花银莲花(Anemone silvestris)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模拟高温的试验方法,研究了高温胁迫对大花银莲花植株叶片生理及荧光特性的影响,揭示其耐热机制,进而为品质的引进和栽培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处理时间的增加,大花银莲花植株半致死温度逐渐降低,12 h处理时间下半致死温度为50.83℃,而72 h处理下半致死温度为36.03℃。在同一处理时间下,与25℃相比大花银莲花叶片的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非光化学猝灭的最大量子产额(φDo)随温度的升高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而PSⅡ的潜在活性(Fv/Fo)、PSⅡ反应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最大光化学效率(φPo)则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综上可知,大花银莲花对高温环境较为敏感,当植物细胞受到热害时,通过及时调节自身保护机制,提高自身抗氧化能力减轻自身受伤害程度,并将无法利用的光能以热能的形式散发至空气中,以此来适应外界高温环境。因此,野生大花银莲花对高温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可作为北方地区潜在园林植物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