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塬西北部长8油层组断层特征及对油藏的影响

作者:赵俊兴; 邹敏; 胡友清; 朱广社; 伍宏远; 李凤杰; 邵晓岩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1(03): 257-265.

摘要

立足于前人研究成果,利用测井、钻井、地震等基础资料,系统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姬塬西北部地区长8油层组的断层成因机制和发育特征,探讨油藏类型和断层对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姬塬西北部地区断层发育主要受到燕山、喜马拉雅两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东部马家滩—古峰庄隆起带北西—南东向的逆断层发育区、中部红井子拗陷带北北西—南南东向的逆断层及直立断层发育区和西侧的红柳沟斜坡带近南北向的地堑式组合正断层发育区;按成因机制及发育特征将断层划分为直立断层、前期逆断层、后期正断层和横断层4种基本类型;将区内油藏划分出断层-小背斜型油藏、断背斜型油藏以及岩性油气藏3种类型。断层对油藏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横向与垂向上控制原油运移、侧向的封闭性及后期的调整性,并提出低压吸拉和毛细管力导入两种成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