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主要分析了关岭自治县花江大峡谷危岩体形成机制,计算危岩体的稳定性,给出合理的防治建议。结果显示,危岩体被两组裂隙节理和层面切割成块状,第一组节理180°∠80°,第二组330°∠83°,层面60∠16°;危岩体破坏模式为倾倒式,在暴雨工况下稳定性系数为1.17,处于欠稳定状态;危岩体治理要结合花江大峡谷景区特点,采用自动化监测与工程治理并用的治理模式。

  • 单位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