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弥散基谱成像(DBSI)及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新生儿局灶性白质损伤(PWML)微结构变化量化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湖南省儿童医院2022年4月至12月14例PWML的新生儿及16例无脑异常的新生儿。所有受试者均行3D T1WI、DTI及DBSI检查。比较病例组PWML区域(n=39)、病灶镜像区域(n=39)以及对照组相应白质区域(n=78)DBSI及DTI各参量间的差异,并比较其识别PWML的诊断效能。结果:2组新生儿胎龄、行MRI检查时日龄、出生体重、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TI和DBSI的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弥散率(MD)、轴向弥散系数(AD)、径向弥散系数(RD),DBSI的纤维分数(FR)、弥散障碍分数(HR)、限制性弥散分数(RR)值在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BSI模型、DTI模型及DBSI_HR均能识别PWML,DBSI模型最优且性能最稳定。结论:DBSI_HR是量化PWML的最优指标。DBSI模型对PWML进行分类可提供87.2%的预测准确率,其诊断效能优于DTI模型或DTI/DBSI单参数模型。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