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清创法对开放性创口早期感染敏感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除正常组外,各组用无菌手术法切除皮肤,去掉皮下组织和部分肌肉,造成基底凹凸不平的创面,将大肠杆菌悬浊液(细菌数>1×109个/ml)1 ml均匀涂于各伤口表面,使局部细菌数>1×107个。对照组伤口不予冲洗,其余各组分别用肥皂水和生理盐水处理。分别采集1、3、7d的标本检测,通过ELISA、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感染的发生、发展、预后与免疫因子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脂联素(APN)之间的动态变化,比较各组对开放性创口早期感染敏感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PCT、TNF-α水平同时升高,APN水平降低。各高低压处理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PCT、TNF-α水平,升高APN水平(P<0.01),且高压肥皂水冲洗组和高压生理盐水冲洗组术后切口早期感染发生率低于低压肥皂水和低压生理盐水组(P<0.05)。传统冲洗方式组作用7d后PCT、TNF-α和APN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开放性创口早期感染敏感指标的影响,改良冲洗的清创方式预防术后感染效果优于传统倒水法的清创方式。
-
单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