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评估胰外神经丛影像特征对预测胰头导管腺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头导管腺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共纳入73例胰头导管腺癌患者, 其中男性51例, 女性22例, 年龄(66.1±9.0)岁。采用门诊或电话的方式进行随访, 了解复发情况, 依据术后6个月内是否复发分为两组:复发组(n=26)和无复发组(n=47)。比较两组胰外神经丛走行区索条或软组织密度影、胰外神经丛走行区门静脉期CT值与动脉期CT值差值、肿瘤最大径以及区域淋巴结肿大情况。结果复发组与无复发组患者胰外神经丛走行区出现索条或软组织密度影者的比例分别为80.8%(21/26)和51.1%(24/47), 胰外神经丛走行区门静脉期CT值与动脉期CT值差值≥15 HU者的比例分别为50.0%(13/26)和25.5%(12/47), 肿瘤最大径≥25 mm者的比例分别为80.8%(21/26)和57.4%(27/47), 区域淋巴结肿大≥3个者的比例分别为例65.4%(17/26)和31.9%(15/47), 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胰外神经丛走行区门静脉期CT值与动脉期CT值差值≥15 HU(OR=3.609, 95%CI:1.099~11.855)、区域淋巴结肿大≥3个(OR=4.665, 95%CI:1.400~15.545)的胰头导管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风险升高(均P<0.05), 这两个因素联合预测胰头导管腺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48, 灵敏度为92.3%, 特异度为48.9%(P<0.001)。结论胰外神经丛走行区门静脉期CT值与动脉期CT值差值≥15 HU、区域淋巴结肿大≥3个是预测胰头导管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CT增强图像测量胰外神经丛走行区CT值变化结合区域淋巴结肿大情况, 可为胰头导管腺癌患者提供术前预测信息。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