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及三氧化二砷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初步探究

作者:孙宇婷; 徐焕华; 聂窈; 王宇光; 马增春; 周维; 谭洪玲; 高月*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2020, 45(01): 142-148.
DOI:10.19540/j.cnki.cjcmm.20190813.403

摘要

观察雄黄及三氧化二砷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分为雄黄低剂量组(RL)、雄黄中剂量组(RM)、雄黄高剂量组(RH)、三氧化二砷组(ATO),其中ATO组与RL组中三价砷含量一致。灌胃1周建立雄黄及三氧化二砷毒性模型,第8天给药1 h后收集小鼠粪便,通过对细菌16S rRNA基因检测观察雄黄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发现,各给药组乳酸菌属均减少,瘤胃球菌属、粘放线菌属等增多。RL组与ATO组在普氏菌属、瘤胃球菌属、粘放线菌属等具有一致性,但在乳酸菌属、拟杆菌属等具有差异性。由此得出,雄黄与三价砷等量的三氧化二砷对肠道菌群影响具有相似性,但仍有差别;雄黄给药后肠道保护性细菌如乳酸菌属等减少,发生炎症;低剂量时抗炎性细菌如瘤胃球菌属、粘放线菌属等增多,可以抵消菌群失调造成的轻度炎症;高剂量时菌群紊乱,变形菌门增多,肠道炎症加剧,出现水肿等炎症反应。因此,作者认为临床使用雄黄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可能与菌群紊乱有关,雄黄临床使用时应小剂量配伍使用,以减轻肠道炎症的发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