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汉代画像石和唐墓出土彩帛皆出现过圆规、直角尺等测绘工具的图像,其使用方式以往鲜有研究。现存历代文献包括算经中,并没有使用规、矩进行几何作图的记载。因此,通常认为,中国古代数学都是具体问题的演算细草,没有抽象的数学方法,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几何作图体系,明末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才将古希腊的尺规作图等欧氏几何学内容传入中国。本文介绍并分析了考古资料中所见东周到汉代一些出土实物上的现象所反映出的一些几何绘图方法,包括侯马铸铜遗址出土东周模、范和型芯上的几何作图求圆心痕迹,方壶陶模上的弧线画法及汉代铜鼓鼓面上呈螺线状排列的雷纹装饰的参考线画法。这些资料说明,至迟在东周时代,铸工已经运用了一些成熟的几何作图法。对早期手工业遗物的观察可以为数学史研究提供新的途径,弥补早期几何学知识在文献上的缺失,以便对我国古代数学发展水平有更为客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