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精细描述碳酸盐岩储层展布,对滩相沉积刻画的精度要求日益增高。针对目前地层由于抬升遭受剥蚀,难以统计颗粒滩真实厚度的问题,提出以滩地比为依据刻画碳酸盐岩滩相类型及分布范围,进而开展碳酸盐岩沉积相描述。以川东茅二~(a)亚段为例,利用丰富的钻井资料,结合滩地比技术进行了实例研究。通过滩相识别标志建立、连井沉积对比、滩地比统计以及沉积相平面展布等一系列研究,揭示台内低能滩和斜坡低能滩主要分布在滩地比0.3~0.5的区域,台内高能滩在滩地比0.5-~0.6的区域发育,台缘滩主要分布在滩地比0.6~0.8的区域,钻井试气结果表明滩相沉积对油气产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且台缘滩比台内高能滩更具有勘探潜力。实例的成功应用表明在碳酸盐岩地层被剥蚀的地区,相比利用滩体厚度描述碳酸盐岩沉积相,滩地比能够更准确的分析颗粒滩的类型及展布范围,能够有效的辅助研究人员快速、准确的判断沉积环境及部署下一步勘探工作,值得推广应用。
-
单位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成都理工大学